力争进入全球前三,合肥将如何发力?
围绕打造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合肥将努力推动产业横向延伸和纵向拓展。到“十四五”末,合肥新型显示面板产能规模力争国内第一,整体实力进入全球前三。
让新型显示这块“屏”更靓,未来几年,合肥将如何发力?
A、努力实现更多重量级产业主体集聚
去年,维信诺六代柔性屏点亮投产,全球柔性屏版图迎来合肥力量。
接下来,合肥将以维信诺第六代柔性显示器件生产线为突破,重点跟踪国家全力支持的“三大两小”企业(京东方、CEC、华星光电、天马、维信诺),努力实现更多重量级产业主体集聚。
值得期待的是,“十四五”期间,合肥将不断强化创新体系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显示材料、先进工艺、成套装备等各个产业链环节居国内前列。
B、再引进几家境内外行业领先企业
一个产业要快速发展,核心项目是关键支撑。
接下来,合肥市将加快推动OLED、硅基微显示等项目建设进度。聚焦上游关键配套环节,攻克光学膜、偏光片、驱动IC等核心技术难点,培育一批协同紧密、竞争力强的配套企业,在超大尺寸、8K等显示领域开拓新的增长点。
以晶合12吋晶圆项目为引领,打造为新型显示专业配套的特色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聚焦台湾地区,重点跟踪奕力、联咏、瑞鼎等设计公司和颀邦等封装测试企业。同时,做好中小尺寸特色工艺晶圆项目的储备和引进工作。
此外,继续围绕京东方上下游横向延伸,在上游材料、设备制造和下游终端应用上,再引进几家境内外行业领先企业。
C、加快前瞻性技术布局,建设一批研发平台
未来几年,合肥将从显示技术纵向拓展发力,不断加快前瞻性技术布局,建设一批新型显示研发平台,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合肥将积极跟踪引进培养OLED、激光显示、柔性显示、量子点等新的先进技术,关注激光整机和激光设备项目、智能电子玻璃发展等。
另外,合肥还将积极布局车载显示、虚拟现实、物联网、5G等应用,驱动全国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数据看发展
到2020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已建成6代及以上面板生产线35条,在建2条,产线总投资总达到1.24万亿元,年产能达到2.2亿平方米。
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新型显示产业全年营收达到446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7%,高出全球显示产业增长率近6个百分点,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40.3%,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一。
2020年,安徽显示器件行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6%,营业收入增长71%。2020年,合肥市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增速达25.9%,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63.3%,产值总量超过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