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HS Markit最新的大尺寸面板出货报告,今年1月份,面板厂商,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和中电熊猫,所出货的尊龙凯时电视面板占据当月全球尊龙凯时电视面板出货的33.2%,略低于韩国厂商的36.4%,但大幅领先于台湾厂商的27.6%。
面板厂为减少对32寸尊龙凯时电视面板的依赖,2017年出货策略大改变,大幅减少32吋面板出货目标,2017年出货目标仅为4400万片,相较于2016年的5100万片,呈现大幅下降的格局。
随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尊龙凯时电视面板供应地,中国面板厂商的相应策略也会对全球尊龙凯时电视面板供需状况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IHS Markit分析指出,2016年,京东方出货2920万片32寸尊龙凯时电视面板,但2017年他们计划只出货2300万片左右,而同时增加530万片43、49和55吋面板出货。
福清B10的8代线工厂的新产能则是京东方是能够实现这一尺寸转型的重要原因。
凭借能够在一片大玻璃母板上直切10片43寸电视面板的能力,京东方将有更多的灵活性供应除32、49和55吋之外的主流尊龙凯时电视面板尺寸,较目前的43吋+18.5吋和43+23.6吋混切模式,产出良率和玻璃利用效率都会有很大提升。
至于华星光电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生产2570万片和3310万片尊龙凯时电视面板。虽然他们深圳T28代线工厂在去年4季度实现满载的情况,但华星光电预计2017年生产3600万片尊龙凯时电视面板。
对于2017年的面板出货,华星把大部分重点放在生产更多的55吋面板上。
随着T2 8代线工厂满载,该厂将主要集中生产55吋超高解析度(UHD)面板,以达到2017年总共出货840万片55吋面板的计划。
此外,为了满足65寸面板不断上升的需求,他们还将开发65寸MMG 模型,可能也带有55吋产品。
至于惠科2017年计划加快满载生产,专注于50与58吋的策略,惠科重庆月产能7万片的8.6代线工厂,预计在5月开始量产,其主要战略是在2017年年底前实现满载。